國新辦介紹《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08靠設計app》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8e635fcd6f90.25198290.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8年8月20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歐青平介紹《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并答記者問。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先生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歐青平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先請韓俊先生作介紹。

2018-08-20 10:01:37

韓俊: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昨天,新華社受權播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對今后三年的脫貧攻堅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下面,我向大家簡要通報有關情況。

首先,介紹《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

2018-08-20 10:02:00

韓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采取超常規的舉措,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掛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脫貧攻堅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減少6853萬,貧困縣摘帽100多個,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貧困群眾收入水平明顯提高、獲得感明顯增強,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創造了我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

我國脫貧攻堅面臨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未來三年,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需要脫貧攤位設計,越往后難度越大,平均每年需要減貧1000萬人以上。扶貧工作中還存在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措施不精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數字脫貧虛假脫貧、扶貧資金違紀違規使用等問題。

黨的十九大把脫貧攻堅、把精準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必須要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做出了新的部署。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根據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脫貧攻堅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央決定出臺《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頂層的政策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以便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2018-08-20 10:07:46

韓俊:

二、關于《玖陽視覺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

這個《指導意見》是今后三年脫貧攻奇藝果影像堅工作的一個綱領性文件,明確了各項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指導意見》明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工作要求,提出必須要做到“7個堅持”,也就是:要堅持嚴格執行現行扶貧標準;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堅持扶貧同扶智相結合;堅持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相統籌;堅持脫貧攻堅與錘煉作風鍛煉隊伍相統一;堅持調動全社會扶貧的積極性。

《指導意見》提出,實施好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一要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特別是強調我們的各項政策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大圖輸出群體,要著力改善貧困地區的發展條件、著力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的特殊困難,著力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各項政策的傾斜力度。二要進一步強化政策措施。《指導意見》提出要從10個方面強化各項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幫扶舉措。這10個方面是: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全力推進就業扶貧,深入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加強啟動儀式生態扶貧,著力實施教育脫貧攻堅行動,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強化綜合性保障扶貧,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行動,開展扶貧扶志行動。《指導意見》提出要從4個方面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的短板,即加快實施交通扶貧行動,大力推進水利扶貧行動,大力實施電力和網絡扶貧行動,大力推進貧困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要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和改善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加強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和科技等各個方面的支撐保障,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攻堅。

2018-08-20 10:08:03

韓俊:

三、貫徹《指導意見》的工作安排

習近平總書記就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明確責任、盡銳出戰、狠抓實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已對貫徹落實《指導意見》作出具體安排部署。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旗幟鮮明地抓落實,突出問題導向,優化政策供給,下足繡花功夫,壓實攻堅責任,加強作風建設,打造過硬的脫貧攻堅工作隊伍,強化各項支持保障措施,完善脫貧攻堅督戰機制,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各項舉措落到實處。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的獲得感,確保到2020年貧困地區的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2018-08-20 10:14:37

韓俊:

我就介紹到這兒。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歐青平先生愿意回答媒體朋友的提問。

2018-08-20 10:17:45

襲艷春:

感謝韓俊先生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18-08-20 10:18:08

中央電視臺記者:

這兩年通過脫貧攻堅的努力,很多貧困戶和貧困縣都已經退出貧困序列。現在看到在農村中大多數都是缺乏勞動能力的經典大圖老弱病殘特殊群體,扶貧攻堅工作中保障性扶貧的比重越來越大。請問,對于他們這些特殊群體,今后在頂層上如何設計?謝謝。

2018-08-20 10:18:40

歐青平:

首先,非常感謝新聞媒體品牌活動各位朋友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正如剛才這位記者朋友提到的,未來三年還有3000多萬貧困人口需要脫貧。根據建檔立卡的數據分析,這300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大多數都是老病殘等特殊群體。按照建檔立卡的數據,當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分別超過40%、14%。6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比例超過16%。而且隨著脫貧攻堅進程的不斷深入,這些特殊貧困群體的比例還會越來越高,他們的貧困程度很深,減貧的成本非常高,脫貧的難度也很大。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對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由社會保障來兜底,確保他們病有所醫、殘有所助,基本生活有保障,實現脫貧。

應該說在農村這些特殊貧困群體,無論是老年人、殘疾人還是有病的,很多都不具備自我發展能力和條件,我們經常講的無業展覽策劃可扶,沒有產業能帶動,同時自己也無力可扶,所以開發式扶貧難以發揮作用,必須調整攻堅的打法,從以開發式扶貧為主向堅持開發式和保障性扶貧相統籌轉變,這也是這次中央文件提出的明確要求。同時要明確的是,保障性扶貧并不是對剩下的貧困人口采取低保一兜了之的方式,而是重點針對那些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貧困人口建立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為主體,以慈善幫扶、社工助力為輔助的綜合保障體系。通過這些綜合措施來實現對他們的兜底保障。

2018-08-20 10:23:02

歐青平:

為了做好綜合性保障扶貧工作《指導意見》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一是加強養老保障。包括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由地方政府按規定為他們代繳養老保險費;二是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文件中明確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的保障范圍。加大醫療救助和其他保障偵測幫扶力度,切實降低貧困人口就醫負擔。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病支出負擔太重。通過三項措施,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降低他們就醫支出負擔。三是保障住房安全,特別是通過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等措施解決貧困群體的住房安全,同時我們也鼓勵通過閑置農房的置換或長期租賃方式解決他們的基本住房安全問題。四是推進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兩項制度銜接。既要健全農村低保對象的認定方法,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同時還要加強農村建檔立卡工作和農村低保對象的認定這兩項工作的相互銜接。五是保障義務教育。特別是加大控輟保學的工作力度,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文件中還明確全面推進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重點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確保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通過這些綜合性的保障措施來確保貧困地區這些特殊貧困人群完包裝盒全能實現兜底,得到保障。謝謝。

2018-08-20 10:24:41

新華社記者:

有兩個問題。第一,《指導意見》當中明確提出要嚴格執行現行扶貧標準,請問這出于什么考慮?第二,《指導意見》有哪些突出亮點?請介紹一下。

2018-08-20 10:27:34

韓俊:

你這兩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很大,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關于扶貧標準的問題。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實際工作部門,大家都經常提出這個問題,為什么我們反復強調要嚴格執行現行扶貧標準?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現在我們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遵循就是這個《決定》。這個《決定》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的指標要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人形立牌現在的脫貧攻堅工作,衡量貧困人口是不是脫貧的標準是“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這個標準在2015年制定《決定》的時候我們做了大量研究,請世界銀行專家組一起評估,中國制定的扶貧標準在國際上是什么水平?世行派出了非常強的專家組,世行的觀點認為中國制定的“兩不愁、三保障”,包括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要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這個標準在國際上是一個不低的標準,他們甚至認為這是一個比較高的標準。我們也認為這個標準符合中國國情和承受能力。

2018-08-20 10:28:16

韓俊:

我們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這個標準來搞脫貧攻堅,如果實現了,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不容易的。現在脫貧攻堅工作非常重要,重視程度非常高,一些地方自覺不自覺地把扶貧標準拔高了,甚至不同地區之間互相攀比看誰的標準高,對貧困AR擴增實境戶做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承諾,設置的地方性考核指標明顯超過了“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這樣一來,就使得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待遇差距太大。當時世界銀行提出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一定要防止出現“懸崖效應”,如果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享受的待遇差距太大,那就是“懸崖效應”。世行當時還明確提醒我們要防止陷入“福利陷阱”,指的是如果我們制定的“兩不愁、三保障”標準被突破了,造成社會新的不公,有很多貧困戶不愿意脫貧、不愿意摘帽。所以,隨意拔高標準,一定會加大脫貧攻堅的難度,加大財政負擔,也是不可持續的。如果將來兌現不了不切實際的承諾,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也會受到損害。所以《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必須嚴格執行現行的扶貧標準。

“兩不愁”在理解上比較清楚,“三保障”的內容需要準確把握。義務教育有保障,就是要保障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確保他們有學上,上得起學,不是上什么學都包起來、都免費。基本醫療有保障,就是要保障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需求,確保貧困人口患了大病、慢性病等得到及時救治,他的醫藥費負擔應該降低到合理水平,否則他會因病返貧、因病致貧,基本醫療有保障不是看什么病都不花錢。住房安全有保障,保障貧困人口的住房基本條件,不是把他的房拆了蓋大房、蓋好房。所以“三保障”需要準確把握,一些地方在做的時候突破了這些政策底線和政策要求。另外,有些地方對貧困村、貧困縣的退出,規定了很多硬性的驗收指標,驗收指標也存在層層加碼的問題,有些指標確實與“兩不愁、三保障”,以及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沒有太直接關系啟動儀式。為了完成這些硬性指標,一些貧困縣確實盡力而為,但是沒有量力而行,甚至不惜舉債搞貧困村建設,有的貧困村一投就是一兩千萬,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出現了懸崖效應,加劇了財政負擔,不可持續。

2018-08-20 10:30:01

韓俊: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但是對群眾的承諾必須堅持現行標準,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按照黨中央脫貧的要求,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也就是說既不能降低扶貧標準,打折扣搞變通,也不能擅自拔高標準,提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文件明確提出要取消行業部門與脫貧攻堅無關的搭車任務。有的地方搭車任務很多,每個部門、每個行業都借脫貧攻堅提一些考核要求,現在要進行清理,取消超出“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的考核指標。一些經濟實力很強的省沒有國家的脫貧攻堅任務,制定了自己的扶貧標準,比國家標準要高得多,在精準扶貧上開展了很多自選動作,必須明確這是地方糧票,不是全國糧票,不是說中西部都要學經濟發達省份,也把標準搞得這么高,這一點必須講清楚,不能盲目攀比、不能形式浮夸。

此外,貧困人口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并不是說我們的反脫貧事業就萬事大吉了。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對相對落后地區和低收入人口肯定要采取一些扶持政策。下一步要做好今后三年的脫貧攻堅和三年以后的反貧困事業的有效銜接,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今后三年,我們就是要把脫貧攻堅工作聚焦到“兩不愁、三保障”上來,確保靶心不變、焦點不散,否則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就會非常困難。這是關于怎么看待現行扶貧標準的問題。

2018-08-20 10:42:01

韓俊:

你問這個文件有什么亮點。這是一個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最大的FRP亮點是兩個字“行動”。大家認VR虛擬實境真讀一讀,這個文件確實是沉甸甸的,每一項任務都有牽頭部門、都有負責部門,是個行動指導意見。這個文件還根據前幾年脫貧攻堅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完善頂層政策設計,最核心的理廣告設計念,是一定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因為現在脫貧攻堅最難的就是深度貧困地區,所以說我們的各項政策對深度貧困地區都要傾斜,這是這個文件又一個突出的亮點。此外,我們特別強調要把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作做的更實。貧困戶的識別、退出一定要做到精準。謝謝!

2018-08-20 10:44:25

中國日報記者:

現在一些基層扶貧干部反映比較強烈的一個問題是,在扶貧工作中檢查評比多、填表報數多、壓力大任務重,導致他們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的精力有限。扶開幕活動貧辦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有哪些具體措施?

2018-08-20 10:50:21

歐青平:

這個問題確實有一段時間基層干部反映玖陽視覺比較強烈。我們的媒體朋友們也反映比較強烈。在媒體上也都能看到大家報道基層干部對這方面情況的反映。

脫貧攻堅是我們黨和政府的核心工作、重點工作,也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在中國任何一個事情受到了高度重視和關注,肯定在這方面受到的壓力就比較大。脫貧攻堅以來,尤其是前一兩年基層反映層層搞檢查、迎評迎檢、搭車考核檢查等情況確實不少。由于層層檢查、層層考核、層層評估,也導致基層干部忙于填表報數,給基層帶來了不小負擔。網上媒體也有反映,舞臺背板有些基層干部說一個月要填幾十張表,一天要填十幾張表。但是也要分析一下這個情況的來源,這是怎么造成的?一方面是層層傳導壓力。還有各個行業部門都在強化自己的工作,希望從基層能得到第一手的信息。針對基層干部的這些反映和新聞媒體的這些報道,這些年,特別是去年以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采取了強有力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2018-08-20 10:52:12

歐青平:

一是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活動。中央明確2018年是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部署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將精簡考評檢查,減少填表報數作為治理的重要內容。

二是明確提出了兩個“不”的要求。扶貧領導小組明確除每年根據統一部署填報一次建檔立卡信息數據以外,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村級填報扶貧數據。建檔立卡工作實際上是一年填報一次,每年搞一次動態調整,年底時由基層干部入村入戶采集一次信息。我們發現有些地方層層加碼,變成了每個月都要讓基層干部到農戶家里采集他的相關信息,包括他買了幾條煙、幾瓶酒。說實在的這些數據采集上來以后也不能完全反映農民收入情況。畢竟農民對自己的收入情況不是特別掌握,這些不是特別有效的工作手段,我們現在堅決制止,一年只允許入村入戶采集一次。第二個“不”,除了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評估外,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不再組織其他檢查考評。在去年以前還有一些行業部門也組織每年搞一些行業的評估檢查,今年以后全部取消。

三是指導地方精簡考核評估,嚴禁各地多頭考核、層層考核、搭車考核。行業部門的考核工作任務也比較多,現在明令嚴禁搭車考核,并要求各地改進省市兩級對縣及縣以下扶貧工作的考核,原則上每年對縣的考核不超過2次。未經省里批準,市級以下不得開展第三方評估。

四是加強信息共享。為什么填表報數這么多,行業部門條條的下去,要求基層填表報數,實際很多填的表、報的數都是重復的。通過數據共享、大數據平臺就能夠比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國務院扶貧辦正按照國務院要求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大數據平臺建設。現在已經和10幾個部門建立了數據的經常性比對和交換,通過這個手段也能減少基層負擔。

2018-08-20 10:58:39

歐青平: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去年下半年以來,總體上基層檢查、評比、填表報數總量呈逐步減少趨勢,檢查多填表多的問題得到初步遏制。這個問題的解決也是長期的過程,所以《指導意見》對切實解決基層頻于迎評迎檢的問題作出了安排,針對各地反映的考核評估、督查檢查過于頻繁問題,初步考慮從明年開始對省級黨委政府扶貧開發成效考核結束以后,中央向地方反饋了考核結果,在一定時間內暫停各級、各類的考核評估督查檢查活動,讓地方特別是讓基層有充足的時間研究問題、查找原因、整改工作、改進工作。通過這些措施我們能有效遏制形式主義的泛濫,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承擔起幫扶的責任和幫扶的工作。謝謝。

2018-08-20 11:01:15

路透社記者:

最近有一些人士稱中央的扶貧工作設定了到2020年的目標,使得可能出現一些比較短視的行為。一些專家和學者表示他們想提出一些扶貧工作的新理念以及一些意見,但沒有充足空間來做這件事。您是否同意這個說法?

2018-08-20 11:06:48

韓俊:

我們明確脫貧攻堅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為什么說它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到2020年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最大的短板在農村,最突出的短板是農村地區的貧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果這個短板不補上,我們的目標就會落空。您剛才提到我們太集中于2020年的目標,有些人認為我們設定的目標太短期化。這個問題要客觀看待。2015年我們制定了五年的政策藍圖,當時提出來的目標,包括現在新的政策性意見提出的要求非常清楚,不是說到2020年中國的反貧困、減貧工作就劃句號了,只能劃分號,到2020年我們解決的是農村的絕對貧困,解決相對貧困則將貫穿策展于整個現代化的全過程。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是長短結合,到2020年的目標,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政策藍圖。長期模型來看,2020年以后中國的反貧困事業還會繼續向前推進,我們會制定新的戰略、新的政策藍圖。《指導意見》已經提出,要抓緊制定2020年以后的減貧戰略,我們現在就在做這項工作。所以,說我們的脫貧攻堅太短視化了,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有短期的考慮,也有長遠的考慮。

2018-08-20 11:10:31

韓俊:

剛才您提到很多專家學者試圖提出扶貧工作的新理念、新建議,他們沒有足夠的空間。我不太理解有多少專家學者持有這樣的觀點。我本人、我們這個機構從2015年以來參與了所有政策的制定,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政策實施過程中,我們和國內、國外研究扶貧的專家有大量的交流,我們有非常通暢的渠道,我們有很多很好的平臺讓他們發表意見,我們聽取他們的意見。現在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中國應該借鑒多維減貧的理念,我們的脫貧攻堅標準,就是典型的國際上的多維減貧理念的生動實踐,不局限于單純的收入標準,“兩不愁、三保障”就是多維的減貧理念。我們在制定政策藍圖時和世界銀行一些權威專家深入交換意見,我們還認認真真研究了國外許多專家好的意見,比如安格斯·迪頓的意見,他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研究貧困監測的。在中國脫貧攻堅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我們有足夠的空間、有通暢的渠道來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我們在這方面是非常開放的。

2018-08-20 11:18:14

經濟日報記者:

關于貧困群眾返貧的一個問題。最近幾年經過努力全國減貧了6800多萬人,有100多個貧困縣宣布減貧摘帽。這個成果確實非常巨大,但是我們在基層采訪時發活動佈置現,有個別貧困群眾脫貧后又返貧了,請問全國這方面的情況是什么樣的?在頂層設計上有什么措施來持續鞏固脫貧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